实施医疗器械唯一标识(UDI)的过程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到多个阶段和步骤。以下是根据搜索结果整理出的实施UDI的基本流程:
1. 组建UDI实施团队
首先,企业需要进行自我检查,并组建专业的UDI实施团队。这个团队应包括负责法规注册、IT信息、研发、生产、质量控制、销售、供应链及物流等方面的人员。组建团队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各个部门能够相互配合协作,共同解决问题,因为UDI的实施不仅仅是某一员工和部门所能落实的。
2. 选择发码机构
接下来,企业需要选择经过药监局认证的发码机构。目前,国内认可的发码机构有三家,分别是中国物品编码中心(GS1)、中关村工信二维码技术研究院(MA)和阿里健康科技(中国)有限公司(AHM)。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需求,了解不同发码机构的价格和编码规则,并选择合适自己的机构。
3. 完成发码机构选择
完成发码机构选择后,企业需要在发码平台上完成注册缴费,并得到DI编码。然后,企业需要根据编码规则进行编码和校检。接着,企业需要登陆药监局平台填写产品信息,并将DI编码上报至药监局平台。药监局数据库会对所有DI数据进行审核,并公布申报情况。
4. 标签设计打印与张贴
审核通过后,企业需要开始设计二维码标签。标签设计的原则包括但不限于:必须同时附带一维条码或二维码标签;标签不能仅有码图,需要同时附有中文标识说明;标签印刷质量需符合ISO15415标准的C级以上;UDI编码与码图扫码内容必须一致、正确;符合AIDC与HRI原则。此外,医疗器械唯一标识数据载体应当满足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以及人工识读的要求,可以采用一维码、二维码或者RFID电子标签等形式。最终,标签需要被打印并贴附在医疗器械的外包装或本体上。
5. 数据申报
企业需要把已经生成的产品DI数据按照要求申报到国家药监局UDI大数据平台中,并对此数据进行维护。在此之前,企业需要先完成国家药监局网上办事大厅企业账号开通和医疗器械唯一标识数据库企业账号的申请等一系列准备工作。
6. 系统对接
为了真正实现UDI数据的应用,企业需要将UDI数据无缝对接到已有的信息系统中,如ERP、MES、WMS等。这需要具有完备的API数据接口和一定的开发能力,以确保UDI数据能够被后期调用。
7. 溯源拓展
最后,企业还需要建立产品追溯体系,全面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与综合管理能力。这包括建立适应我国医疗器械研制、生产、经营、使用、监督管理等全生命周期管理需要的医疗器械标准体系,符合严守安全底线和助推质量高线的新要求,与国际接轨、有中国特色、科学先进。
以上就是实施UDI的基本流程。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实施UDI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研究UDI相关政策法规,以确保整个过程是受控的、可持续的,使UDI管理过程规范化、制度化。